果樹灌溉規律
一)水對果樹生長的影響
1.水是果樹的重要組成部分果樹的枝、葉、根等的含水量為50%左右。而新鮮果品含水量則高達80%~90%以上。果樹在周年生長發育中,如缺水則會影響新梢的生長、果實的增大和產量的增加。如嚴重缺水,葉片就從果實中奪取水分,使果實體積縮小、裂果,甚至脫落。
2.水是果樹生命活動的重要原料和因素在果樹光合作用中,果樹需要水分作重要原料,而通過光合作用所制造出的碳水化合物,又必須借助水分輸送到樹體的各部。水分也是果樹進行蒸騰作用時必需的原料,蒸騰作用促進根系的吸水,使水分在體內向上運輸,從而保證果樹體內各種生命活動對水分的需要,并將溶解在水中的養料輸送到樹體各部。使樹體內營養物質的分布達到均衡。
3.水有調節樹體體溫的作用借助蒸騰作用,從葉面的氣孔蒸發掉大量的水分,同時也帶走了部分熱量,從而調節樹體體溫,使葉片和果實不致因陽光強烈的照射而引起"日燒"。
4.水是調節果樹生育環境的重要因素在干旱的土壤上灌水,可改善微生物的生活狀況,促進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在高溫季節灌溉,除降低土溫外,還可降低氣溫,同時提高空氣濕度。冬季土壤干旱,易引起或加重果樹的凍害,實行冬灌,可提高土溫和滿足果樹輕微蒸騰作用的需要,從而減輕或避免凍害。因此,水是果樹生長的重要因子,果樹體內的各種生理活動都是在水的參與下才能正常進行。水分過多或不足,不僅影響當年的果樹產量與品質,也影響來年的果樹結果狀態,甚至還會影響到果樹的壽命,縮短結果年限。
二)果樹的需水規律及需水量;
1.果樹的需水規律果樹在系統發育中形成了對水分不同要求的生態類型,一般而言,本身需水量少,且具有旱生形態性狀,如葉片小、全綠、角質層厚、氣孔少而下陷的果樹或具有強大報系的果樹,抗旱力較強。按照抗旱能力和需水量不同,可將果樹分為以下三類:
抗旱力強的桃、扁桃、杏、石榴、棗、無花果、核桃、鳳梨。
②抗旱力中等的蘋果、梨、柿、櫻桃、李、梅、柑橘。③抗旱力弱的香蕉、批把、楊梅,無論幼樹或結果樹,各器官的含水量是不平衡的,往往是處于生長最活躍的器官和組織中的水分含量較多。結果果實常常是和葉片爭奪水分最突出的器官,在缺水情況下,優先供葉片蒸騰,果實呈缺水狀態,影響果品的產量與品質。果樹在各個物候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需水量也不同,通常落葉果樹在春季萌芽前,樹體需要一定的水分才能發芽,此期水分不足,常延遲萌芽期或萌芽不整齊,影響新梢生長。花期干旱或水分過多,常引起落花落果,降低坐果率。新梢生長期溫度急劇上升,枝葉生長迅速旺盛,需水量最多,對缺水反應最敏感,為需水臨界期。如果供給不足,則削弱生長,甚至早期停止生長。花芽分化期需水相對較少,如果水分過多則削弱分化。此時在北方正要進入雨季,如雨季推遲,則可促使提早分化,一般降雨適量時不應灌水。果實發育期也需一定水分,但過多易引起后期落果或造成裂果,易造成果實病害,影響產量及果品品質。秋季干旱,枝條生長提早結束,根系停止生長,影響營養物質的積累和轉化,削弱越冬性,冬季缺水常使枝干凍傷。果樹需要水分,但并不是水分越多越好,有時果樹適度的缺水還能促進果樹根系深扎,提高其抵御后期干旱的能力,抑制果樹的枝葉生長,減少剪枝量,并使果樹盡早進入花芽分化階段,使果樹早結果,并提高果品的含糖量及品質等。
2,果樹需水量果樹的需水量隨樹種、土壤類型、氣候條件及栽培管理的不同而不同,由于不同種類的果樹生理特征的差異,需水量也有一定的差異。一般而言,葉片小、全緣、角質層厚、氣孔小而下陷的旱生形態果樹,如石榴、扁桃、無花果等需水量小,而葉片大的水生果樹需水量則較大。果樹的不同生育階段的需水量可用式.
萊斯利 www.geinu.cn |